第173章 周瑜的态度!_剪辑十大忠臣,各大帝王起立
笔趣阁 > 剪辑十大忠臣,各大帝王起立 > 第173章 周瑜的态度!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3章 周瑜的态度!

  第173章周瑜的态度!

  “驾!驾!”

  周瑜星夜兼程,快马加鞭,终于来到城门之外!

  守城的将官看到周瑜前来,立刻放行,凑到周瑜跟前用悲切的声音说道:

  “将军,主公在昨夜去了!”

  “伯符!”

  周瑜身子一个踉跄差点没摔在地上,回忆起往昔,

  他年少时曾与孙策结为“总角之好”,在他眼中:孙策既是知己,又是明君。

  当时孙策之父孙坚刚刚去世,那时的他正值用人之际,而自己的到来,无疑让伯符欣喜异常。

  周瑜眼眶红了,泪目朦胧中看到一阵身影,

  仿佛还在昨日,伯符紧握着自己的双手,豪气干云地说道:公瑾远来,我事成也!

  也许就是孙策那时的真情流露,让自己下定决心随他驰马天下,成就霸业。

  周瑜三步并做两步,很快就来到了孙府,守在外围的是东吴的将军们,

  所有人都在观望着屋外,因为他们知道周瑜回来了。

  “公瑾!”

  “将军!”

  “周郎,你终于回来了!”

  一时之间,周瑜居然成为了此处的主角风头,甚至盖过了躺在棺内的孙策,所有人都用热切的眼神看着周瑜。

  就连刘备也说:

  “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披麻戴孝的孙权看着哥哥的尸体,又看了看被众人簇拥着的中护将周瑜,他自幼聪慧,一时之间就想通了其中的关节。

  兄长为刺客所杀,在临终前将军国大事托付于周瑜。

  大兄死后,周瑜算是江东最具名望和实力的人,他有足够的能力独领江东,坐拥一方。

  甚至是……轻易拿走孙家将军之位!

  相对于自己而言,军中的老将和那些骄兵悍将,更加信服美周郎!

  对方的强大和实力全都是一刀一枪拼出来的,自己怎么能与其媲美?

  周瑜会怎么做?

  孙权用惶恐不安的眼神看着周瑜!

  不仅如此,孙权初继位时,文武群臣都不把这个十几岁的少年当回事。

  所有人都在等一个答案,所有人都在注视着周瑜的行径。

  甚至有人凑到周瑜跟前,小声说道:

  “将军,主公临终之前曾有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周瑜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狠狠的瞪了那人一眼,随后快步走到孙策灵堂跟前,悲痛欲绝的抱着孙策的棺椁恸哭!

  不知过了多久,周瑜的声音都变得嘶哑,孙权披麻戴孝来到跟前,将周瑜搀扶而起,躬身说道:

  “还请将军节哀,家兄一直在挂念着公瑾,临死前还在念着将军的名字,还请将军少恸!”

  周瑜郑重起身,整理了一下仪表之后,先是冲着孙权拱手一拜!

  “周瑜,拜见主公!”

  随后就在大庭广众之下,一躬到底施以大礼!

  这是臣子对君主的最高礼节,更是代表着臣服之意!

  周瑜,周公瑾!

  在乳臭未干的孙权面前,表达了他最崇高的敬意,

  这对于别人而言有些有损颜面的事情,周瑜却是做的一气呵成!

  他的气度犹如一座宏伟的山峰,稳重而崇高,令人心生敬意。

  在他身上,气度是一种不言而喻的存在,不论何时何地,他都能以那独特的姿态,让人感受到其高雅的风范。

  哪怕是他冲着孙权下跪的姿态,也让无数人为之感染,东吴的群臣大受震撼,再也不敢小视孙权!

  托孤忠臣张昭看到了这一幕,顿时心花怒放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跟着出力行了君臣大礼!

  “拜见主公!”

  有了周瑜的领头,再加上文臣之首的张昭参拜,文武百官齐齐下拜,孙权的声望在这一刻大涨。

  孙权统业时,年龄尚小,只有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陵数郡,其偏远险要之处也尚未全附。

  天下英雄豪杰散在各个州郡,并未和孙氏建立起君臣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

  张昭和周瑜等人认为孙权能与他们一起成就大业,所以倾心拥戴他。

  周瑜从外地带兵前来奔丧,留在吴郡孙权身边任中护军,同长史张昭共同掌管军政大事。

  孙策的葬礼之上,孙权只是将军。

  宾客礼节都很简单,唯独周瑜用君臣的礼节表达对孙权的支持

  一场诡谲的风波还没酝酿,就被消灭于无形!

  在风雨飘零的东吴,周瑜的气度熠熠生辉,宛如一盏明灯,为那些迷失的人照亮前行的道路。

  他的气度像是一座山,无论风吹雨打,始终保持稳固和坚定,给人以安全感。

  孙策的丧事结束以后!

  此后,

  周瑜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对着鲁肃说道:

  “昔日,马援答复光武帝说过,

  ‘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

  如今我们孙将军亲信贤人智士,接纳奇才异能,

  吾听闻古之圣贤,接承天命替代刘氏者,必定起于东南!

  推算历数观察形势,最终会造建起帝王基业,与天命相符合,也正在东南。

  正是有识有志之士归附英杰的时代。

  吾正通晓此理啊!还请先生助我主!”

  周瑜和鲁肃的谈话就这样,堂而皇之地被流传于吴地,经过有心之人的宣传,吴侯的声望再一次被抬高!

  而鲁肃也成为了千金买马骨的典范,被孙权重用,对于周瑜的建议,孙权欣然受之!

  东吴的文武群臣逐渐收心,不再敢轻视孙权。

  大秦。

  公子扶苏赞许的说道:

  “好一个周公瑾!

  他性度恢廓,心胸宽广,人品极好;他深谋远虑,运筹帷幄,能力极强。

  父皇,与公瑾交,如饮美酒,不觉自醉。”

  就连公子扶苏也被对方的气度所感染,秦始皇嬴政笑道:

  “好,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

  扶苏,你还得多学多看!”

  ……

  大唐。

  贵人们都陷入了纸醉金迷,在天幕的衬托下,众人都在歌功颂德,

  周瑜?孙策?抱歉,不太熟,就当个乐子看吧!

  唐明皇李隆基和杨玉环都在称赞着诗仙李太白做出来的诗!

  六宫粉黛无颜色……

  唯有李太白高举手中的酒杯,敬天下,敬明月,敬天幕!

  敬孙策,敬周瑜,敬天下英雄!

  ……

  三国东吴!

  孙策的虎目含泪,对于自己的身后之事,他并没有太过于在乎!

  他相信周瑜,他相信周公瑾一定会给自己一个交代!

  可真的看到周瑜的所作所为之后,少年将军也忍不住虎泪纵横,抱头痛哭道,

  “公瑾,何必如此?你怎能如此委屈自己?

  这东吴是你的东吴,更是我们的东吴,何必自贱?”

  他孙伯符可以面对刀山火海,可以面对暗箭难防,唯独不想自己对不起周公瑾!

  周瑜却是一脸淡然的说道,

  “伯符,我周公瑾若不这么做,那便不是周公瑾了!”

  ……

  与此同时,天幕之上赫然闪过曹操的画面!

  没有了孙策的干扰,此时的曹操已经打赢了官渡之战,意气风发,脾睨天下!

  “来啊,以陛下的旨意,下书责令孙权送人质入朝,顺便让人招降拉拢周瑜一番!

  若此人能够投靠于我,本相必定重用!”

  “是!”

  。。。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gzz.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gzz.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