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两大名将被杀,哥舒翰被俘,大_剪辑十大忠臣,各大帝王起立
笔趣阁 > 剪辑十大忠臣,各大帝王起立 > 第186章 两大名将被杀,哥舒翰被俘,大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86章 两大名将被杀,哥舒翰被俘,大

  第186章两大名将被杀,哥舒翰被俘,大唐要凉凉?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紧急征调二人,高仙芝负责镇守陕州,封常清负责镇守洛阳。

  然而,封常清临时拼凑的几万人马根本抵挡不住叛军,洛阳很快丢失。

  封常清败退陕州后,建议高仙芝弃守陕州,保住最后一点有生力量守住潼关。

  虽然他们的举动不符合一个将领的职业操守,但客观讲,这是最理智的做法,

  他们是在用个人的骂名,为大唐争取生存的机会。

  (这波操作就等于,敌人刚打完大龙,气势汹汹的跑过来拆中路二塔,

  唐玄宗李隆基这个脑残在杨国忠的怂恿下,让他二人跑过去偷打对方的五人团。

  结果丢了一个中路二塔,他二人就被唐玄宗勒令强制下线了)

  唐玄宗认为高、封二人犯下了叛国罪,在潼关城头斩杀了他们,在才有了后来的哥舒翰出山。

  可以说,唐玄宗的无脑行径就是自掘坟墓,事实证明,当初封常清和高仙芝的策略是正确的。

  ……

  大唐。

  唐玄宗李隆基的表情有些凝固,他不敢自信的看着自己的双手,仿佛上面沾满了鲜血。

  他最信任的安禄山反叛了,他并不信任的高仙芝和封常清却被他自己杀了,就连大唐名将哥舒翰也被逼出战,结果被安禄山俘虏了。

  这对大唐士气的打击多重啊?

  李隆基的目光扫量着杨国忠,鄙夷的说道:

  “好你个酒囊饭袋,就你这般无能也想做相公,啍!

  朕的三员大将几乎被你害死,杨国忠你该当何罪?”

  李隆基很光棍的就把锅甩给了某个宰相,

  杨国忠愣住了。

  看着怒气未消的李隆基,他只能点头哈腰的说道: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都是臣的错。”

  就在勋贵和大臣面前,他们两人上演了一出滑稽的戏码,不少人都静静的看着这一切。

  心思各异,人心崩坏,所有人都静静的看着天幕。

  …

  天幕之上,依旧是无比惨烈的攻防战。

  凭借草人借箭和夜袭张巡大败令狐潮,令狐潮虽然暂时撤走了,

  但张巡的日子并不好受,因为在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叛军就会时不时地前来进攻。

  而张巡的顽强也让叛军惊讶不已,因为他们的发现,这个人的精力好像用不完一般,

  每次面对他们的大举进攻,张巡总会奇迹般地守下来,并且还会将他们打的溃不成军。

  就这样,双方你来我守,这一对峙就是六十多天。

  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双方共经历大小战争三百余战。

  张巡以区区数千残兵,挡住了令狐潮率领的四万大军。

  张巡顽强的精神,令无数叛军为之胆寒。

  最后,令狐潮终于撑不住了,他不得不下令撤军。

  就在他们撤退的时候,张巡再一次抓住战机,趁机爆了叛军的菊花,

  把正在撤退的叛军杀得丢盔弃甲,连带着俘虏了两千多人。

  危机虽然暂时解除了,但张巡一刻也不敢松懈,

  趁机又加固了下防御工事,准备迎接叛军的再一次进攻。

  果不其然,正如张巡所预料的那样,面对雍丘这座孤城,叛军并没有死心。

  五月份,令狐潮再度引兵来攻。但结果还是和之前一样,面对他们的轮番进攻,小小的雍丘城坚如磐石,依旧纹丝不动。

  时间一长,士气低落,令狐潮万般无奈,他不得已向张巡打起了感情牌。

  由于他和张巡是旧交,所以便邀请张巡前来城下一见,张巡如约到达后,令狐潮对他说道:

  “天下事去矣,足下坚守危城,欲谁为乎?”

  张巡轻蔑地看了他一眼,不甘示弱地说道:

  “足下平时以忠义自许,今日之举,忠义何在?”

  张巡一句话,将令狐潮怼得哑口无言了!

  他明白,这事不可能和平解决了。

  于是下令大军猛攻雍丘,可进攻了四十多天后,还是徒劳无功!

  令狐潮急得都快要骂娘了。

  然而,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前方传来的消息不禁让他一振。

  原来,大唐的首都长安已经被攻陷了,而那位高高在上的皇帝则被迫流亡巴蜀。

  天幕之上另一处战场!

  叛军攻破洛阳之后,直奔长安。

  得知消息的杨国忠大惊失色,

  安禄山绝不会放过自己的。

  杨国忠摸了摸脖子,顿时感觉冰凉凉的。

  “更衣!快更衣!”

  天刚刚黑,杨国忠立刻进宫,见了李隆基。

  “你说什么!潼关城破了!”

  李隆基震惊地站起来,眼珠子差点没有凸出来。

  “千真万确!”

  “战报呢,战报在何处,朕为何没有收到任何战报!”

  “前线战况瞬息万变……”

  “现在怎么办?”李隆基彻底慌了,

  他盯着杨国忠,

  “现在怎么做?”

  “现在立刻……陛下应该立刻临幸蜀地!”

  潼关失守之后,京师再也没有别的屏障了,叛军就好像凶猛的洪水似的涌向长安。

  朝廷上下陷入了一片混乱中。

  第二天夜里,唐玄宗李隆基就私自带着杨玉环、皇子、嫔妃、公主、皇孙、杨国忠、韦见素以及比较亲近的宦官,

  将延秋门打开之后,向西逃去了,想要到成都去避难。

  至于那些住在宫外的皇子、公主以及文武大臣等,唐玄宗李隆基全都不管了。

  所以,第二天,还有按照惯例前来上朝的官员,

  走到官门的时候还听到了漏声,禁卫也都肃然地站立着,一切都如以前一样。

  好家伙!

  一觉醒来朝廷没了,皇帝跑路了!

  但是,等他们进入宫门之后,却发现皇宫中早已经乱成了锅粥,都说不知道皇上到哪里去了。

  于是,王公大臣们也开始四处逃窜而盗贼则趁着这个机会进入了宫禁以及王公的府第中进行抢掠珍宝。

  西京留守崔光远派他的儿子向东前去将叛军迎接过来,而宦官边令诚则献上了皇宫中的钥匙。

  ……

  为了解气,某人还播放了一些唐玄宗李隆基的凄惨画面。

  唐玄宗李隆基从长安逃了出来之后,中午的时候就来到了咸阳。

  咸阳也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当地的官员们早就不知道逃窜到哪里去了,根本没有人前来接驾。

  已经过了中午,他们君臣都还没有吃一点儿东西,杨国忠不得不拿出一些金银珠宝,换了一些胡饼。

  那些小皇孙争抢着吃了些胡饼,但是还没有吃饱就没有了。

  到了半夜的时候,唐玄宗李隆基逃到了金城,这里的县令也已经逃跑了,

  跟随唐玄宗李隆基西逃的人只好在驿站中相互靠着,熬过了一个晚上。

  凄凄惨惨!!

  ……

  唐玄宗李隆基看着这一幕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

  我他妈傻了,昨天更新的忘记上传了,操,今天四更!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gzz.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gzz.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