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黄尿都被吓出来了_大明汉王
笔趣阁 > 大明汉王 > 第178章 黄尿都被吓出来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8章 黄尿都被吓出来了

  第178章黄尿都被吓出来了…

  大殿之中。

  随着朱高煦厉声的质问之声响起,群臣神情瞬间一凝。

  特别是那些个与朱高煦相熟的官员,心中下意识的一咯噔,知道眼前这位爷这般作态,已然处于发飙、暴怒的边缘了。

  同时也是暗暗的为敢在这个事情上,出言抨击的御史深深的捏了一把汗。

  这人真的是昏了头。

  诚然你说抨击、弹劾,这些都没有任何的问题,也算是作为御史的职责。

  如此也算是从旁佐证了,强盛时期都有着软骨头存在,在崇祯时期大明国力弱了之时,为何朝堂会变成那个样子。

  就眼前这人说的话,着实让朱高煦觉得无比的恶心,难以想象如今大明实力强盛的时候,大明的朝堂之中居然还能够有着这样的软骨头存在。

  毕竟整个大明自立国以来,貌似还没有一个言官因言获罪过。

  “谁求情,谁来了都没有用,我汉王朱高煦说的!”

  “将他给我带下去。”

  “既不是上刑场砍头、亦不是上战场杀敌,就已经这副模样,黄尿都被吓了出来。”

  明明知道自己错了,还敢如此理直气壮。

  本就知道眼前的这位爷,为此发飙杀了那么多人,就算找死也不是这样找的吧?

  眼前的情况,他也算是彻底绝望了,身体直接吓得瘫软在地上。

  “职责就是行弹劾、抨击、把乱反正。”

  “微臣,乃是御史,食君之俸禄,为君忧心。”

  “本王如何行事,还不需要你来教我。”

  其心中不免一咯噔,身形一震,眼中闪过一丝惶恐之意,但依旧鸭子死了嘴巴硬,自持御史言官身份,不认为朱高煦敢真正的对他动手。

  死道友不死贫道。

  “应该如此羞辱、虐杀倭国使团吗?”

  “杀人偿命、天经地义,大明律例亦是如此。”

  “如此.还不能够彰显我大明威严、天朝的气度?”

  那名御史见自己求了半天,周遭的同僚们一个个全然无动于衷,没有一人为他摇旗呐喊,愿意站出来为他说上两句好话。

  话音未落,后面的话还未说出口,朱高煦一声冷哼,半眯着双眸冷冷的瞥了他一眼,沉声道:

  “不是这个意思?”

  且方才朱高煦还出言威胁他们,简直如同一条疯狗一般,一副逮着谁就要咬谁的样子。

  稍有不慎,不仅帮不了别人,还有可能将自己给搭进去。

  哎.程朱理学害人不浅啊!

  教出来都是一群迂腐,自以为的家伙。

  “既然不是如此意思,为何对于倭国人的所作所为你未有半分提及,却全是指责、抨击本王为大明百姓主持公道的不是?”

  无疑是痴人说梦,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自大明立国以来,倭国虽表面上尊崇我大明为宗主国,看似对我大明俯首称臣。”

  “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刀剑、火铳。”

  毕竟就现在汉王犹如疯魔、癫狂的状态,鬼知道他能够干出什么事情来?

  至于所谓的礼仪之邦感化,屁啊!

  他又不是傻子,倭寇匪患要是能够感化,能够教化的话,就等不到今天了。

  “王爷.。”

  “倭国使臣这般做法,往小了说是不懂礼数,往大了说则是有恃无恐,对我大明天朝没有丝毫的敬畏之心,故意在羞辱我大明天朝。”

  显然方才的时候,朱高煦连续的质问,已然算是给这人机会。

  现如今朝堂之上,太子爷、皇帝两人皆称病未上朝。

  “难道微臣说的有错?”

  此时此刻他真的是怕了,革官职他都能够接受,但这直接将他发配到倭寇匪患最为严重之地啊!

  “御史、言官、朝廷法度、羞辱、虐杀?”

  虽不知道两人究竟葫芦卖的什么药。

  这般情况之下,他们亦不愿意去招惹。

  “有多少大明的百姓丧生在倭寇、贼人的手中?”

  “至于你们离开之后的位置,不用担心我想大明有着这么多读书人,总有人有能力、亦愿意给你们顶上来。”

  “这些事情.我大明也多次警告、可有过半分的效果?”

  “怎么到你的嘴里来,全都是成了本王的不是,还有损大明的国威了?”

  想要借此表明自己的立场,从而不受责罚。

  同时,他也不停的向身边的人请求,想要让同僚们帮自己说说好话,求求情。

  朝中的大大小小的官员,所有人的目光皆尽汇聚在朱高煦与言官两人身上,不少人都暗自为那名言官捏了一把汗。

  之后,朱高煦冲着进来的侍卫,挥了挥手,道:

  恰在这时,朱高煦一声放肆、凌厉的大笑之声响起,脸上怒意、已然不知何时转变为冰凉的杀意。

  且要是传出去,那些个百姓还不知道如何唾弃他,弄不好要背上一身的骂名,一人一口唾沫都能够把他给淹死。

  但今日上朝之前宦官又传了朱棣的口谕,朱高煦可全权代表他。

  “今他的责罚逃不了。”

  “觉得我对倭国人残忍.那意思大明的百姓就该死?”

  随着那名御史被拖拽出去,大殿之中的石板之上留下一道长长的水渍,一直延伸到门栏处。

  闻言台下的众人顿感不妙,都察院都御史吴中,当即出列就想要为手下的人求情,开口道:

  “什么狗屁的礼仪之邦?”

  而现在朱高煦,又是手握着监国的金龙令牌发出的命令、再配上宦官前来的传的口谕,这等同于皇帝亲临做出的决定。

  “微臣.微臣不是这個意思。”

  如此不是妥妥的授人余柄吗?

  “礼仪之邦四个字,可不是让你无脑跪舔蛮夷、豺狼的理由。”

  “崇尚所谓的礼仪之邦吗?”

  “倘若你们谁要是胆敢给他求情的话,那就替他把罪责担下,或者说你们认可他之前说的话没有错。”

  后面的求情的话语还未说出口,只见朱高煦半眯着的双眸猛然睁开,怒声大喝道:

  “给我闭嘴。”

  “倭国为何不约束?”

  “伱不是为倭国人鸣不平吗?”

  “虽臣未提起因,但.就此事之上,王爷从朝廷的法度来说,办的合理吗?”

  想改几乎都没有办法改变,就算他们现在去找皇帝都没用。

  “是不是真的想要为他说话求情、认可他说的话。”

  不得不感慨其胆子真的大,真的够刚的,敢这般硬怼嚣张跋扈的汉王爷。

  “本王倒想看看面对穷凶极恶的倭寇,他所谓礼仪之邦、所谓的附属国寒心,这一套理论能不能感化那些倭寇。”

  “这般情况的话,你们就陪他一起去沿海倭寇匪患最为严重的地方,随同他一起用礼仪之邦四个字感化。”

  “所以我劝尔等想清楚再说话.”

  直接把跳出来弹劾的那名御史,给问道愣在了当场,饶是他巧舌如簧很想出声反驳,但是细想、细数其间种种,几次与张嘴却终究找不出半分的理由来驳斥回去。

  被呵斥的吴中,在朱高煦冷厉的目光注视之下,最后闹了一个大红脸,讪讪的闭嘴。

  还天朝威严?

  自己都不尊重自己,作贱自己,还想要别人尊重你?

  “绝对没有将大明百姓视如草芥、当成可以随意欺辱、责辱、打杀对象”

  朱高煦说的太决绝了,下手太狠了。

  “如此臣昨日听闻此事,心中有疑惑,今日上奏难道有错吗?”

  就在侍卫们上手架着其双臂拖拽着他离开之时,只见一股黄色的液体从他的两腿之间流淌了出来,刹那之间一股刺鼻的气味瞬间弥漫开来。

  而这些事情、落在夏元吉、杨士奇、宋礼等人,这些个了解内情,知道事情原委的人眼中,则是摇了摇头在心中给这名御史判了死刑。

  “还是说你吴中也想要将责罚算一份在自己身上,为他分担一部分?”

  刹那之间,队列之中有着不少的文官蠢蠢欲动,想为其说说好话的。

  御史听着朱高煦的质问之声,亦是瞬间慌了神,这么大的一顶帽子,可不敢戴在脑袋上啊!

  真要是被扣上这样的帽子,他这个御史之职位,怕就真的不保了。

  “那你是什么意思?”

  没办法啊!

  “这般行事,怕只会寒了我大明周边的一众附属国的心。”

  何奈此人自己没有抓住机会,亲手给葬送了。

  随即,他赶忙惶恐无比,神情无比焦急的开口解释,道:

  “王王爷”

  明知事情不可为而为之,可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听了这话,群臣们心中顿时一凝,原躁动、本欲站出来的文臣队列瞬间安稳、安静了下来,亦无人敢再出来出声劝解,或者替其求情。

  “真的是荒唐至极,本王真不知道你是如何说出这样的话来。”

  “这里没你说话的份。”

  “且一条人命二两银子,这个价格还又是倭国人自己定下的规矩,本王仁慈在他们定价的基础之上,硬生生的上涨了五倍之多。”

  说话、质问的同时,朱高煦双眸之中凝结成实质冷意,直勾勾的盯着眼前的御史,大有一言不合就动手之举动。

  闻言,觐见弹奏的御史瞬间慌了神,脸色瞬间惨白,身体止不住的颤抖了起来,嘶声力竭的大声表明自己的言官的身份。

  但这事情能不能实事求是的说?

  为何非要下意识的将事件的起因给忽略掉?

  这般举动无疑是要了他的老命。

  “还好意思跟我这里高唱什么附属国寒心、礼仪之邦,难道作为宗主国就不能够寒心,且必须一味的大度忍让?”

  一连串的震耳欲聋的怒喝、质问之声,瞬间响彻大殿之中震人心魄。

  不过正欲开口之际,站在高台之上的朱高煦,半眯着双眸冷冷环视了眼前的众人一眼,声音突然拔高,厉声大喝道:

  如此言语,亦是让不少的朝中大臣们陷入了沉思。

  就算朱高煦是臭丘八的性格,想来也不敢做出这等逾越之举来。

  站在高台之上,双手叉腰的朱高煦,冷眼环视了台下众人一眼,最后目光定格在那名言官身上,沉声道: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风凉话说的一套套的。”

  “值得大动干戈,杀那么多人?”

  站在高台之上的朱高煦,见着眼前的情况,闻着弥漫开来的异样气味,脸上满是讥讽之色一声冷哼,眯了眯双模冷冷的环视了眼下的文臣一眼,指着地上的异味水渍,怒喝道:

  “这就是所谓的言官谏臣?”

  “别给我提什么狗屁的附属国寒心,身为大明的附属国,倘若倭国使臣对于大明有着打心眼里的尊重、忌惮,会做出如此过激、逾越的事情来?”

  可能吗?

  感受着那扑面而来的怒气,见着即将发飙、蠢蠢欲动想要对他动手的朱高煦,御史心中不禁想起了这段时间以来朱高煦做的那些疯狂之事,以及昨日倭国人的下场。

  他虽然有心帮忙,想要求情,但可从来没有想过将自己也给搭进去。

  明哲保身,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

  “你有没有用用的猪脑子想过?”

  “但大明沿海一带从立国至今,倭寇匪患络绎不绝,屡屡有着倭国人前来我大明沿海烧杀掳掠、无恶不作,累累罪行罄竹难书。”

  “正好本王给你个机会,来人!”

  “这就是所谓的饱读诗书、可为国为民的读书人?”

  站在一旁的武将功勋,支持朱高煦的人可一直在看戏,没说过半句话呢!

  ‘哈哈.’

  “倘若他这套理论、大放阙词真的有本事,能够感化倭寇,本王向他负荆请罪、下跪认错,迎他回应天府,不仅仅官复原职,且向陛下极力推荐他为都察院都御史。”

  “不仅不约束倭寇,且前来觐见还敢这般嚣张跋扈?”

  “革去所有官职,贬为庶民,发配沿海倭寇匪患最为严重之地。”

  此言一出。

  见状站在其周边的同僚们,眼神之中瞬间露出一丝鄙夷之色,下意识的伸手捏着鼻子。

  感受到气氛的转变,原本抱着看好戏的人,不由将脑袋给低垂了下去,不少人下意识的与那名御史拉开了几步距离,生怕火星溅到自己身上。

  “王爷.”

  “呵呵.就这样贪生怕死,胆小如鼠的人,倘若大明危难之际,顶什么用?”

  “告诉我!!!”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gzz.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gzz.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